根據民政部數據顯示,預計到2035年,我國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3億,占總人口的21%,按照“9073”養老模式,在熟悉的家庭環境安度晚年,依然是長者養老首選,但是該模式又存在很大安全隱患,出現意外不能及時發現,日常生活服務需求很難得到滿足。作為新型的、國家大力倡導和鼓勵的養老模式,社區養老能夠有效彌補家庭養老“不專業”及機構養老“床位少、費用高”等問題。
近年來,我國也涌現出了大批依托于社區建設的介護型養老場所,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、街道養老服務中心、長者照料中心等。這類“家門口的“養老院”,向上結合了醫療及護理服務,向下結合了社區及居家養老的生活支援服務,為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。但是,受制于專業人力短缺和智能化程度不高,當前大部分社區養老僅限于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內的身心護理、康復和日常活動,無法實現長者居家安全救助、生活支援和24小時持續守護服務,走進家庭的專業介護服務難以實現,也讓社區居家長者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。
社區養老方案 整合了平臺運營管理、數據監管、全托床位、家庭床位、健康體檢、點餐管理、商店管理、輔具租賃、庫存管理、投訴管理、遠程查房、服務團隊管理、服務人員管理、財務數據管理等應用。另外基于5G、4G、NB-IoT等新一代物聯網通信技術的智能監護產品,基于運營商基站網絡傳輸數據,不依賴居家長者家庭的WiFi網絡安裝方便、維護簡單,還能基于大數據分析、云計算、智能算法、行為分析技術、體征動態采集、毫米雷達成像等科技手段,能實現意外跌倒、心率異常、呼吸異常、長時間不動、洗手間滯留、居所無生命活動等各類自動監護預警功能,實現對入住長者24小時不間斷守護。